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14    次浏览
受弱冷空气和偏东急流的共同影响,本月末到下月初(10月29日~11月3日),我省天气将转凉。预计29日夜间~11日1日白天,我省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强降水过程。 话说11月7日竟然就是立冬了!这是要一夜入冬的节奏吗 冷空气影响过程中,最高气温五指山以北地区下降较为明显,可降至23~26℃,五指山以南地区降幅较小,将降至27~30℃;全岛最低气温变化不大,中部山区和西北部内陆地区19~21℃,其余地区21~23℃。过程前期(10月29日~31日)全岛大部分地区为阴雨天气,后期(11月1日~3日),转受新的干冷空气影响,全岛多云。11月4日起冷空气影响减弱,气温逐日回升。 预计,29日夜间到11月1日白天,琼岛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强降水过程。琼海、万宁、陵水、琼中等市县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可达100~200毫米,其余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三亚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海洋方面: 29日中午到31日夜间,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海南岛东部、西部海面,多云间阴天有阵雨,东北风5-6级,阵风7级;海南岛南部海面,西沙、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多云,东到东北风5级,阵风6级,南沙群岛附近海面,多云有雷阵雨,东北风5-6级,阵风7级。省气象部门提醒,市民们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动态,根据降温幅度勤添衣,做好保暖工作。由于我省前期降雨偏多,各地水库水位普遍较高,相关部门要加强巡查,及时做好防范工作;海上风大浪大,近海作业的渔船要及时回港避风。 这样的天气应该注意哪些养生问题呢? 一起来看看吧▼ 1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 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光喝白开水,水分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此外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2早睡早起、增加午睡 入秋之后就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了。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此外,对于上班一族,午睡是必不可少的。每天中午小睡片刻,不但可以恢复精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3加强锻炼、适量运动 秋天是养肺的季节,户外运动正当时。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不但可以养肺,还能驱除秋乏,有助于减肥。养生专家建议,秋季可以适当地参与诸如登山、慢跑等户外运动。如果清晨慢跑,要掌握好节奏。运动前,可小口喝水后,活动全身各个关节,将身体唤醒,再进行慢跑。秋天不宜大量出汗,慢跑的最好状态是微微冒汗。 4保持心情舒畅、预防悲秋 由于秋季白天渐短,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会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外出活动,如假日郊游、登高观景等,既可使人心旷神怡,还可接受阳光的沐浴,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 5适时添衣 穿衣讲究“春捂秋冻”,这里的“冻”是指应该适当的冻一冻,以“略感凉而不感寒”为标准,不过暖也不过寒,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当然要避免天一凉就加厚衣,这样有利于提高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力。 6多吃蔬果,预防上火 秋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从中医角度上讲,这个季节燥邪旺盛很容易侵犯人体。“一旦燥邪入侵,会导致人体津液耗损,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即中医所说的上火。”专家建议人们应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同时,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喜欢喝茶的人,可以多喝红茶,有清火的功效。来源:综合省气象服务中心网络每天给你呈现一个新鲜的三亚三亚日报微信号:syrbgfwx